Kotlin开发-3-属性与域

本文主要介绍 Kotlin 属性和域的相关内容。

Kotlin 中,使用 val 声明常量(不可变),使用 var 声明变量(可变)。

1
2
3
4
5
public val a = 100 // 常量,不可变,当你再想改变他的值时会报错
private var b = 1000 // 变量,可变
b = -100

val c:Int? = null

属性的声明

声明属性的完整语法如下,其中的初始化器(initializer), 取值方法(getter), 以及设值方法(setter)都是可选的。Kotlin 具有类型自动推断得特性,如果属性类型可以通过初始化器自动推断得到, 或者可以通过这个属性覆盖的基类成员属性推断得到, 则属性类型的声明也可以省略。

标准的初始化方法,需要清楚其中几个概念

  • propertyName :变量名
  • PropertyType :变量类型,如果可以推断得到,可以省略
  • property_initializer :初始化器,它可以是一个固定值或一个表达式
  • getter :取值方法,访问器的一种
  • setter :设值方法,访问器的一种
1
2
3
var <propertyName>: <PropertyType> [= <property_initializer>]
[<getter>]
[<setter>]

注意,如下注释 1 处,对于 var 变量来说,初始化器,设值,取值方法都是允许同时存在的;如下注释 2 处,对于 val 变量来说,不允许有设值方法,同时 getter 方法和 初始化器 不允许同时指定,因为只读变量只允许初始化一次。

使用 注解可见度修饰符,如下注释 3 处,,如果不想在外界访问属性的 set/get 方法,可以使用可见度修饰符来避免外部访问。同样也可以在 set/get 方法前使用注解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open class ClsA {
// 1
var x: Int = 100
get() = 100
set(value) {
field = value
}

// 2. 不允许有设值方法,同时get方法和初始化器不允许同时指定,因为只读变量只允许初始化一次
val y: Int
get() = 100
// 这是不允许的,因为val只读的
// set(value) {
// field = value
// }

// 3. 在set/get方法前使用可见度修饰符和注解
var z: Int = 100
@Inject get
private set
}

eg:
val param:ClsA = ClsA()
// 编译错误,因为不允许访问z的设值方法
param.z = 100

Backing Fields

Kotlin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属性名称对类的属性进行访问,但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直接访问该属性的引用,而是在编译时被转换成了 getter/setter 方法来进行访问,如注释中 1 处代码,这样我们既可以简化代码,又保持了类的封闭性。

Kotlin 的类中不允许拥有域(Field),也就是说你在类内部也无法直接使用属性的名称对属性进行访问,而是都会转换为 getter/getter 方法。因此当你在 set 方法中调用该属性为他赋值时又会调用 set 方法,导致 堆栈溢出,如实例中 2,这是我在开始写的时候遇到的问题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// 1 伪代码
ClsA().x = 100 相当于 ClsA().setX(100)
val a = ClsA.x 相当于 val a = ClsA().getX()

// 2
var xx: Int = 100
set(value) {
// 再次调用 set 方法
xx = value + 1
}

但是自定义属性的访问器时不可避免的要使用 域变量,因此 Kotlin 提供了 Backing Fields 的特性,使用关键字 field 表示,field 标识符只允许在属性的访问器函数内使用,如下代码中,使用 field 即可真实的访问(不经过getter/setter) 变量 xx,完成赋值操作。

1
2
3
4
5
var xx: Int = 100
get() = field++
set(value) {
field = value - 1
}

Backing Property

有时隐含的后端域属性不足以解决某些情况的问题,此时可以使用自定义的 Backing Property。如下实例中,Backing Property 就是另外定义一个属性 _yy 用来存储数据,而外界访问的属性 yy 只是提供了一个访问器方法而已,本身已经不具备什么意义啦,将访问器的声明和数据的存储放在两个地方,就不会发生之前的冲突(我的理解😊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private var _yy: String? = null

var yy: String
get() {
if (_yy == null) {
_yy = "init str"
}
return _yy ?: "be changed"
}
set(value) {
_yy = "this is $value"
}

// 访问yy
val param: ClsA = ClsA()
param.yy

编译期常数

如果属性值在编译期间就能确定, 则可以使用 const 修饰符, 将属性标记为 编译期常数值(compile time constants)。 这类属性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:

  • 必须是顶级属性, 或者是一个 object 的成员。
  • 值被初始化为 String 类型, 或基本类型(primitive type)。
  • 不存在自定义的取值方法。
1
2
3
4
5
6
7
// 顶级属性
const val TEST_CONST = "TEST_CONST"

// 声明在 object 中
object Const{
const val TEST_CONST_IN_OBJ = "TEST_CONST_IN_OBJ"
}

属性初始化 - 延迟(lateinit)

lateinit 关键字表示当前 变量 不会在声明时进行初始化操作,初始化操作会在后面进行,像是一种协议机制,告知编译器我会在后面使用该变量之前的恰当时机初始化该变量,不要进行警告⚠️。在一个 lateinit 属性被初始化之前访问它, 会抛出一个特别的异常,这个异常将会指明被访问的属性,以及它没有被初始化这一错误。

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lateinit 关键字有很多限制:

  • 必须是变量,即使用 var 关键字进行声明。
  • 不能修饰可为 null 的类型,比如 lateinit var str:String? 是编译不通过的。
  • 不能修饰基本数据类型。例如 Int,Float
1
2
3
lateinit var stuLateInit:Student

stuLateInit = Student("name",11)

属性延迟初始化 - 代理(by lazy)

by lazy 是属性代理的基本运用,是经过简化后的属性代理,他为属性提供初始化方法。这里不扩展属性代理的相关问题。

因为他只提供取值方法所以仅可以用在常量的初始化中,使用 by lazy 当属性被第一次访问时,就会触发初始化流程。

  • 只有常量,也就是使用 val才能使用 by lazy 延迟初始化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val stuByLazy:Student by lazy {
Student("name",11)
}

val mMyMsgTv:TextView by lazy {
findViewById(R.id.mTestTv) as TextView
}

// 当常量被使用时才进行初始化
logError(stuByLazy.myCls)
mMyMsgTv.text="文本"
------ 本文结束 🎉🎉 谢谢观看  ------